說了不等於做了
文章日期:2006-11-22 23:00
其實 “歷史” 最大的功能就是讓我們能夠記取教訓,更好是能夠鑑往知來;然後就會努力讓自己還有旁邊的人都過的更好,也就是正向的發展。可惜我們卻做不到這點,因為我們連誠實面對過去的能力都沒有,更遑論打破這個惡性循環,提升自己的層次。
早上收到群策會刊,讀了李前總統的話,看他是那麼玆玆在念,希望更多人能夠認清現實,不要再對中國有不切實際的幻想。可是,大部分的依然是我行我素,真的是不見棺材不掉淚,甚至可以說是至死不悔。 “過去” 已經過去了,不承認也不會改變它曾經發生的事實;否認過去的種種也不會讓自己現在比較好過。惟一能夠與 “過去” 切割的方法就是坦蕩地承認它的一切,然後我們大家才能真正攜手一同為創造美好的未來努力奮鬥。
過去的種種真的都可以被合理的解釋,所以我們真的不必害怕承認自己從前犯過的錯誤。畢竟,連孔夫子也說 “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”。雖然我們都能 “理解” 過去的種種,但是這並不代表那些行為能夠被 “正當化” ;因為 “正當” 是和 “正義” 在一起的 ,而 “合理化” 只是符合當下的 “邏輯” 而已。 “邏輯” 不必然是遵循正義,甚至是基本的人權或者是法律,因為它只是判定事物進行的標準而已。
多說無益,身體力行最重要。說了不等於做了,這是兩回事。當我們發現不合理的事情,如果我們希望能改變什麼,一旦下了決定就要盡一切努力去改變,就算不成也已經盡力了;而不只是說說,因為如果只是說說,那還不如當沒有這回事算了。
最後,我至少讓自己跟別人不一樣,有自己的想法與風格~我讓自己能夠一天比一天好!